一.專業簡介
1.專業情況
軟件技術專業群目前擁有5個專業,具體情況如下:
軟件與信息服務專業:1986年起開設。目前每年招生4個班。下塘西校區2個班,微網站與移動開發技能方向;天河同和校區2個班,人工智能服務方向。
計算機應用專業:目前每年招生2個班,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能方向,天河同和校區招生。
地圖繪制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:2008年起開設。目前每年招生2個班,無人機測繪(技術)與大數據處理技能方向,下塘西校區招生。
大數據技術應用專業:2021年申報軟件開發技能方向。計劃2022年下塘西校區招生1個班。
服務機器人裝配與維護專業:2020年申報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技能方向。計劃2022年天河校區招生1個班。
2.專業實訓室情況
適用于軟件技術專業群專業教學的實訓室包括:
3.專業教師情況
本教學系專業教師28人,其中副高職稱11人,中級職稱15人。碩士學位人13人,其余為本科。雙師型教師約占50%。學歷教育專業大部分為計算機、軟件、電子。平均年齡超過46歲。
4.師生獲獎
▲獲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“智能家居安裝與維護”賽項一等獎
▲獲2020-2021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“智能家居安裝與維護”賽項一等獎
▲獲2020-2021年度廣東省學生職業技能競賽“AI機器智能綜合技術與應用”賽項一等獎
▲獲2020-2021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大賽“Web前端開發”賽項二等獎
▲獲2020-2021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大賽“融媒體內容制作”賽項二等獎
▲獲2020-2021年度廣東省學生職業技能競賽“無人機應用技能與創新”賽項一等獎
▲獲2020-2021年度廣東省學生職業技能競賽“3D打印應用綜合技術”賽項三等獎
二.專業規劃
1.專業布局
按照學校要求,本教學系專業布局已經完善。集中焦點為軟件領域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處理。
為突出軟件專業的特色,規劃主要在下塘西校區、天河校區布設專業群。下塘西校區重點是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應用、大數據開發方向;天河校區重點是傳統的Web前端、計算機信息管理方向。
招生規模:除軟件與信息服務專業招生4個班外,其余每個專業招生2個班。合計招生班數為12個。
2.專業實訓室布局
配合學?!?G+AI”科創育人基地建設,下塘西校區補充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實訓室1間、一體化課室2間。
天河校區補充計算機機房3間。
3.專業教師布局
鑒于軟件技術教學系師資年齡偏大的事實,結合專業招生規模,計劃引進年輕教師2名。
從團隊的技術實力和人才儲備來看,本教學系需要引進具有工作實踐經歷的技術骨干2名。
4.建業建設內容
1)配合學校雙高計劃,建設六位一體的人工智能教產研賽融合基地。
創建“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實訓室”、“AI+創新創技工場”等場地、“AI創新工作室”、“AI技能大師工作室”等實體,整合學生專業社團,打造省內最強的,集“技能教學、技能考核、社會培訓、競賽承辦、產教融合、科研教改”六位一體的廣州市人工智能產教研賽融合基地,為校內外師生、社會人員提供培訓和考證服務。
核心目標是培育“AI+”教育生態,打造國內知名、省內領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高地。
主要舉措是:1.建設校內外開放的教學平臺;2.建設在線開放的教學資源;3.面向社會開展開放課程教學;4.開展青少年科創大賽;5.與企業合作開發科技創新課程;6. 向中小學生開展勞動實踐和職業啟蒙教育;7.面向社會開放AI體驗服務。
2)建設課-證-技融通、高效優質的教學資源庫
市級精品課程數達到6門以上,1+X證書考點達到5個以上;建設開放共享的教學資源庫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際接軌的課程資源,本教學系專業教學全部實現在線化。
3)強內涵、促產教,校企合作上臺階
校企合作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。行業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研制、課程標準制定、課程內容改革、課程資源建設等工作,產出雙元合作示范性教學資源。通過“專業社團+教師專業工作室+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”,搭建學生專業素質培育平臺,開展教育教學活動。
4)強整體、促骨干,教學隊伍高水平
培養市級以上教學名師1名;市級骨干教師4名以上;培養行業認定的技術能手2名以上;主持或參與省級以上教研課題2項,獲得省級以上教研成果、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獲得國賽獎項、學生技能大賽國賽獎項。